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忧愁的烟雾,兰花上的露珠仿佛是它饮泣的泪滴,罗幕之间透出丝丝寒意,一双燕子掠过天空,飞远了。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明月似乎不懂得离别的痛苦,斜斜的银光直到天亮还洒进朱红色的门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猛烈吹袭,绿树被吹得凋零枯萎,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那消失在天涯尽头的道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我想寄一封信给我的心上人,可是高山连绵不绝,碧水无边无际,我根本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作“无”。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0-31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81
原始诗句: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通仄平平仄。平仄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户『七麌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通仄通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仄仄平平仄?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仄仄平平仄?
重复字体: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蜡烛...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