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雨霖铃·寒蝉凄切》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柳永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雨霖铃·寒蝉凄切
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题记: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雨霖铃·寒蝉凄切》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秋后的蝉鸣听起来凄凉又急促,站在长亭前,正是傍晚时分,一阵骤雨刚刚停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在京城外搭起帐棚为我送行,可哪里有畅饮的心情,正在依依不舍之际,船上的人已经开始催促出发了。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双手紧握,彼此凝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到最后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所有想说的话都堵在喉咙口,怎么也说不出口。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到这次南行,路途遥远,千里之隔,眼前只有一片茫茫的烟波,那夜雾笼罩的楚地天空竟是无边无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怕的就是离别,更何况还是在这萧瑟冷清的秋天,这样的离愁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今宵酒醒何处?
    谁知道我今夜酒醒之后会身在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恐怕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刺骨的晨风和黎明时孤零零的残月了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一走就是长久的分别,心爱的人不在身边,就算遇到再好的天气、再美的风景,对我来说也如同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即便心中满是深情,又能与谁一起分享呢?

    注释

    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凄切:凄凉急促。
    骤雨:急猛的阵雨。
    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暮霭:傍晚的云雾。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今宵:今夜。
    经年:年复一年。
    纵:即使。风情:情意。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更:一作“待”。

      平仄


      原始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通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通通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注:阔『七曷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通,仄通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通。平仄通通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原始诗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通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通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平仄。通通仄平仄平平,通仄平平仄?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平,通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平仄。通仄仄平仄平平,通仄平平通?

      重复字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留恋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语凝噎里烟波暮霭楚天阔
      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杨柳岸残月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人说

        图片版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北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雨霖铃(词牌名)

        雨霖铃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名《雨霖铃慢》。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太真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阕各五[仄]韵,本调常用入声韵,且多用拗句。上阕九句五十一字;下阕八句五十二字。
        柳永相关作品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北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甘草子·秋暮-柳永(北宋)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柳永(北宋)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柳永(宋代)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

        曲玉管·陇首云飞-柳永(宋代)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