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王阮亭闻其名,特访之,避不见,三访皆然。先生尝曰:“此人虽风雅,终有贵家气,田夫不惯作缘也。”其高傲如此。继而渔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刊之,执不可。又托人数请,先生鉴其诚,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读竟,略加数评,使者仍持归。时人服先生之高品,为落落难合云。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
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有时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故笔法超绝。
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王阮亭闻其名,特访之,避不见,三访皆然。
王阮亭听说先生的大名后,特地来拜访他,他却避而不见,拜访了三次都是如此。
先生尝曰:“
先生曾经说过:“
此人虽风雅,终有贵家气,田夫不惯作缘也。”
这个人(指的是王阮亭)虽然风流儒雅,但终究是富贵气象,我是一介农夫不方便与其来往。”
其高傲如此。
可见先生品格是多么高尚。
继而渔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刊之,执不可。
后来王阮亭(号渔洋山人)想花三千金买下先生的稿件,替他刊登,他执意不肯。
又托人数请,先生鉴其诚,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读竟,略加数评,使者仍持归。
王阮亭又找人几次去请先生,先生感激他的诚恳,于是让使者赶快步行去给他送稿件,阮亭一晚上就把稿件读完又略微加以批注,使者仍将批注完的稿件带回。
时人服先生之高品,为落落难合云。
当时的人们都佩服先生的高雅品格,认为他特别突出,与世俗难合。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