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子不语·卷十七·碧眼见鬼》的原文打印版(袁枚)
原文/译文
文字版
子不语·卷十七·碧眼见鬼
清代-袁枚
河南巡抚胡公宝瑔,眼碧色,自幼能见鬼物。九岁,犹不言,尚记前生事。能言后,不复记矣。自言人间街衢堂屋,在在有鬼,惟朝廷午门内无人,菜市口刑人处,鬼尤丛集。遇人气盛,避之而行;衰弱,则摩肩而过。或有所揶揄者,其人必病。午前犹不甚出,午后道路纷纷。然其举止,率皆卑琐龌龊,无昂伟正大者。
公一生不肯入庙,神佛见之,往往起立。尝述所经历者:尊莫尊于东岳大帝,卤簿繁盛;奇莫奇于金将军,遍体金色,毛孔闪闪,生万道金光;丑莫丑于狭面神,身长三尺,面长四尺,阔止五六寸,令人对之欲呕。他如如来、仙子、关公、蒋侯,皆未之见也。
幼时过土地祠,旁塑牛头鬼,公践其角。鬼随归家,以角抵公卧床,震撼不已。随患疟,牛压其胸,太夫人祭之方去。人问:“胡公官贵,何神佛见之尚起立,而牛头贱鬼乃敢揶揄之耶?”余答之曰:“惟是神是佛,正直聪明,故知其为贵人、正人而敬之。牛则无知也,何敬之有?”
公抚河南时,朔日行香,未至庙,忽低头持扇遮面。司道迎接打恭,岸然不答。公素谦,一旦改常,司道大疑。越一日,乘间问曰:“公某日行香如有意拒绝我等者,得毋有所开罪乎?”公曰:“非也。前日见庙前有天蓬神两位被河神锁系,求我说情。我若允许,则彼原有罪;如不允,则天蓬神缠扰不清,故佯为不见而过之耳。”
    《子不语·卷十七·碧眼见鬼》全文注音拼音版

    袁枚(清代)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

    袁枚相关作品
    子不语·卷九·木箍颈-袁枚(清代)

      庄怡园在关东见猎户有以木板箍其颈者,怪而问之,曰:“我兄弟二人,方驰马出猎...

    遣兴-袁枚(清代)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

    十二月十五夜-袁枚(清代)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

    苔-袁枚(清代)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鸡·养鸡纵鸡食-袁枚(清代)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