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并没有其他的老师。
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
小的时候没有和别人大不一样的地方,(板桥)渐渐长大了,虽然长得又高又大,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他又喜欢说大话,自负得过头,不管谁都敢骂,许多长辈都瞧不起他,告诫别人不要和他来往。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自己确立观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己不断深钻细研,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使自己不多的性情才能力气得到昌盛。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并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勤于背诵。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面对客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说的话,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默默地诵读。
书有弗记者乎?
书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
郑燮: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