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牧竖》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蒲松龄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牧竖
清代-蒲松龄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牧竖》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牧童们商量好了,每人捉了一只各自爬到一棵树上,两棵树之间大约相隔几十步远。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两只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小狼嚎叫。
    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大狼听见后,仰起头寻找,愤怒地奔到树下,一边嚎叫着一边抓爬着树干。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扭着小狼让它哀鸣。
    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大狼听到后,停止嚎叫,四面环顾,发现了另一棵树上的小狼,于是便丢下这个,急奔到另一棵树下连抓带嚎。
    前树又呜,又转奔之。
    这时,前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嚎叫起来,大狼又急忙转身奔到第一棵树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就这样,大狼不停地嚎叫,不停地奔跑,来回跑了几十趟,渐渐地脚步慢了,嚎叫的声音也弱了。
    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最后奄奄一息地僵卧在地上,很久不再动弹。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此时两个牧童从树上爬下来细看,大狼已经断气。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
      现在有些豪强家的子弟动不动就气势汹汹,横眉竖眼地舞枪弄剑,好像要把人吃掉似的。
    为所怒者,乃阖扇去。
    而那些逗他们发怒的人,却关上门走了。
    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
    这些子弟们声嘶力竭地叫喊,更认为再也没有敌过他的,于是便以为自己是威风凛凛的英雄了。
    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可他们不知道这种如同禽兽的威风,不过是人们故意戏弄他们取乐罢了。
      
      。

    注释

    〔牧竖〕牧童。竖,童仆。
    〔仓皇〕慌乱。惊惶失措。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豪强子〕强梁霸道的人。
    〔搏噬〕攫而食之。搏,攫取。
    〔阖扇〕关门。扇,指门扇。
    〔畅然自雄〕得意地自命为英雄。
    〔弄之〕捉弄他。
    〔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

      图片版
      牧竖

      蒲松龄(清代)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蒲松龄相关作品
      狼三则·其一-蒲松龄(清代)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

      狼三则·其二-蒲松龄(清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

      促织-蒲松龄(清代)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聊斋志异·小翠-蒲松龄(清代)

        王太常,越人。总角时,昼卧榻上。忽阴晦,巨霆暴作,一物大于猫,来伏身下,展...

      聊斋志异·卷二·义鼠-蒲松龄(清代)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