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于中丞》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蒲松龄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于中丞
清代-蒲松龄

  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装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辨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又公为宰时,至邻邑。早旦,经郭外,见二人以床舁病人,覆大被;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一股,侧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夹随之,时更番以手拥被,令压身底,似恐风入。少顷,息肩路侧,又使二人更相为荷。于公过,遣隶回问之,云是妹子垂危,将送归夫家。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视其所入何村。隶尾之,至一村舍,两男子迎之而入。还以白公。公谓其邑宰:“城中得无有劫寇否?”宰曰:“无之。”时功令严,上下讳盗,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公就馆舍,嘱家人细访之,果有富室被强寇入家,炮烙而死。公唤其子来,诘其状。子固不承。公曰:“我已代捕大盗在此,非有他也。”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公叩关往见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鞫而伏。诘其病妇何人,盗供:“是夜同在勾栏,故与妓女合谋,置金床上,令抱卧至窝处始瓜分耳。”共服于公之神。或问所以能知之故,公曰:“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岂有少妇在床,而容入手衾底者?且易肩而行,其势甚重;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妇昏愦而至,必有妇人倚门而迎;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

    《于中丞》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
      于成龙,他担任中丞时,一次巡视属下的州县,到了江苏高邮。
    适巨绅家将嫁女,装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
    正好遇上一个案子,有个富户人家的女儿将要出嫁,嫁妆很多,夜里被盗贼从墙上打洞进入屋内,全部偷走了。
    刺史无术。
    当地知州对这个案子没有办法。
    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
    于成龙下令把城里其它大门关闭,只留下一个城门让行人出进,派遣捕快看守城门,严格搜查出进行人装载的东西。
    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
    又在城里到处张贴告示,全城居民都要回到自己家里,等候第二天大搜查,官府一定要找到窝藏赃物的地方。
    乃阴嘱吏目:
    然后又暗地嘱咐捕快:
    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假如有人多次从城门出出进进,就把他捉起来。
    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
    第二天下午,捕快捉到两个人,他们除身上穿的之外,并没有携带其它东西。
    公曰:“
    于成龙说:“
    此真盗也。”
    这两个家伙就是真正的盗贼!”
    二人诡辨不已。
    那两个人不停地诡辩。
    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
    于成龙命令捕快解开他俩的衣服进行搜查,只见两人穿的衣袍内套着两身女人的衣服,都是嫁妆里的服装。
    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原来盗贼看到告示后,恐怕第二天大搜查,就急忙把盗窃的财物往城外转移,只是东西太多,很难一次带出城去,所以就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出入城门。
      又公为宰时,至邻邑。
      还有一次,于成龙在任县令时,因公务到邻县去。
    早旦,经郭外,见二人以床舁病人,覆大被;
    清晨,他经过县城郊外,看见两个人用床抬着一个病人,身上蒙着大被子;
    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一股,侧眠床上。
    枕头上露出一缕头发,上面别着一支凤钗,侧着身子躺在床上。
    有三四健男夹随之,时更番以手拥被,令压身底,似恐风入。
    有三四个健壮的男人跟在两旁,时常轮换着用手掖掖被子,好像怕风吹进被窝里。
    少顷,息肩路侧,又使二人更相为荷。
    走一会儿,就在路边停下来,再换上另外两个人抬。
    于公过,遣隶回问之,云是妹子垂危,将送归夫家。
    于成龙走过去之后,感到很奇怪,打发衙役过去问问抬的是什么人,他们说妹子病得厉害,快要死了,要把她送回婆家。
    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视其所入何村。
    于成龙走了二三里路,又打发衙役回去,看他们抬进哪个村里去。
    隶尾之,至一村舍,两男子迎之而入。
    衙役暗暗跟在后边,那伙人进了一个村庄,在一户人家的门前停下来,从这家出来了两个男人把他们迎了进去。
    还以白公。
    衙役回来告诉了于成龙。
    公谓其邑宰:“
    于成龙问当地县官:“
    城中得无有劫寇否?”
    城里有没有发生抢劫案子?”
    宰曰:“
    县官回答:“
    无之。”
    没有。”
    时功令严,上下讳盗,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
    当时朝廷对官吏政绩考核很严,官员们往往欺上瞒下,所以百姓即使被盗贼杀了,也要隐瞒起来不敢报案。
    公就馆舍,嘱家人细访之,果有富室被强寇入家,炮烙而死。
    于成龙到了公馆住处,嘱咐手下的衙役细心打听,看有没有被抢劫的人家,果然有家大户,被盗贼进入家中,烙死了主人,抢走了钱财。
    公唤其子来,诘其状。
    于成龙令衙役把他儿子叫来,问他被抢的情况。
    子固不承。
    大户的儿子坚决不承认。
    公曰:“
    于成龙说:“
    我已代捕大盗在此,非有他也。”
    我已经替你把盗贼捉拿到这里了,怎么还说没有呢?”
    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
    大户儿子这才给于成龙磕头,哭着哀求为他父亲报仇。
    公叩关往见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鞫而伏。
    于成龙又去拜见当地县官,派出强壮的衙役,夜里四更出城,直去那个村庄,当场抓住八个男人,一经审问,都低头认了罪。
    诘其病妇何人,盗供:“
    问他们那个病妇是什么人,盗贼供认说:“
    是夜同在勾栏,故与妓女合谋,置金床上,令抱卧至窝处始瓜分耳。”
    那天夜晚住在妓院里,同一个妓女合谋把钱财放在床上,叫她装病躺在床上抱着,抬到窝赃处再分赃。”
    共服于公之神。
    案子破获后,大家都钦佩于成龙断案如神。
    或问所以能知之故,公曰:“
    有的人问他怎么知道那些人是盗贼呢,于成龙说:“
    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
    这事情很容易理解,只是有人不去细心观察罢了。
    岂有少妇在床,而容入手衾底者?
    世上哪里有少妇躺在床上,而让男人把手伸到被窝里去呢?
    且易肩而行,其势甚重;
    而且,不断换人抬着走,看样子就知道抬的东西很重;
    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
    又一起用手掖被子围护她,就知道里边一定还有其它东西。
    若病妇昏愦而至,必有妇人倚门而迎;
    假若病妇昏迷不醒送到婆家,必定有女人在门口迎接。
    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
    但仅仅看到两个男人出来,并且见了既不感到惊讶,也不问一声就迎了进去,这是不合乎情理的,以此断定他们是盗贼。”

    注释

    (1)于中丞成龙:清代康熙一朝出了两个叫于成龙的著名人物。他们都曾担任中丞之职,都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出生早的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谥号清端,即清端公于成龙,籍贯山西;出生晚的于成龙(1638-1700)为汉军镶黄旗人,字振甲,号如山,谥号襄勤,直隶固安人。

    (2)按部:谓巡视属下州县。高邮:明清时州名,属扬州府,州治即今江苏省高邮县。

    (3)穿窬(yú鱼):穿壁逾墙。指偷窃行为。《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注:“穿,穿壁;窬,窬(逾)墙。”

    (4)刺史:知州的别称。

    (5)吏目:官名。明清州置吏目,职掌缉捕、守狱及文书等事。

    (6)谕阖城户口: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阖”作“閤”。

    (7)再:两次。

    (8)二袭:两身。衣裳一套叫一袭。

    (9)宰:知县。本段记述于成龙初任广西罗城县知县时事。于在罗城七年,政绩最著,被举卓异。参《清史稿》本传及易宗夔《新世说·政事》。

    (10)凤钗:股端镌作凤头状的发钗。又叫凤头钗。

    (11)更番:轮换。拥:推而塞之。

    (12)二人: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一人”。

    (13)劫寇:被劫失盗之事。

    (14)功令: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公令”。朝廷考核官员的有关条例。

    (15)隐忍:隐瞒、忍耐。

    (16)馆舍:驿馆。

    (17)炮烙:指强盗逼财所施烧灼之刑。

    (18)四鼓:四更天。谓天未明。

    (19)勾栏:此从青柯亭本,底本作“钩栏”。指妓院。

    (20)窝处:窝藏赃物之所。藏匿罪犯或赃物的主家,称为“窝主”或“窝停主人”,见洪迈《夷坚志》及《元典章》。

    (21)神:神明;明察。

    (22)易肩:指换人扛抬。

    (23)昏愦:昏迷不醒。谓病重。


      图片版
      于中丞

      蒲松龄(清代)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蒲松龄相关作品
      狼三则·其一-蒲松龄(清代)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

      狼三则·其二-蒲松龄(清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

      促织-蒲松龄(清代)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聊斋志异·小翠-蒲松龄(清代)

        王太常,越人。总角时,昼卧榻上。忽阴晦,巨霆暴作,一物大于猫,来伏身下,展...

      聊斋志异·卷二·义鼠-蒲松龄(清代)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