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古文观止序》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吴兴祚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古文观止序
清代-吴兴祚

  余束发就学时,辄喜读古人书传。每纵观大意,于源流得失之故,亦尝探其要领;若乃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辩字句于毫发之间,此衷盖阙如也。
  岁戊午,奉天子命抚八闽。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
  今年春,余统师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书,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以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亟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愚伯兴祚题
 
 
 

    《古文观止序》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余束发就学时,辄喜读古人书传。
      从我小时候读书开始,我就特别喜欢读古人的作品。
    每纵观大意,于源流得失之故,亦尝探其要领;
    每次看这些书时,我都会大致了解其中的意思,并且常常思考其中的思路、用意以及优缺点。
    若乃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辩字句于毫发之间,此衷盖阙如也。
    不过,说到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或者在字里行间琢磨表达是否得当,这种好的学习习惯我却一直没有养成。
      岁戊午,奉天子命抚八闽。
      戊午年,我受皇帝任命担任福建巡抚。
    会稽章子习子,以古文课余子于三山之凌云处。
    那时,绍兴的章先生和习先生在福州教我儿子学习古文。
    维时从子楚材实左右之。
    我的侄子楚材也一起跟着学习。
    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与从孙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
    楚材天性孝顺、友爱,勤奋好学,尤其擅长科举考试的各项内容,还特别喜欢阅读经史类书籍,除了平时的学习讲解外,他总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和我的侄孙吴调侯经常互相勉励,交流文学心得。
    调侯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本其家学,每思继序前人而光大之。
    调侯相貌出众,才华横溢,性格勤勉,注重道德修养,家学深厚,一心想要继承先辈的学问,并将其发扬光大。
    二子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
    这两人学识渊博,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数千字,却没有一点随意之处,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对古文有很深的造诣吧。
      今年春,余统师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
      今年春天,我奉命统领云中地区,身处边塞苦寒之地,不禁感慨当初朋友相聚的欢乐,如今却各分东西。
    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
    这时,调侯和楚材寄来了《古文观止》这本书。
    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书,无不精切而确当。
    我仔细翻阅后发现,书中所选的文章简练而精到,评注扼要而不啰嗦,尤其是对音韵和字词的辨析非常精准恰当。
    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以喜矣。
    反复看了几遍,我发现这正是我以前所欠缺的地方,因此感到十分欣喜。
    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
    用这本《古文观止》来纠正启蒙教育中的不足,并帮助后来的学习者,意义非常重大。
    亟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于是,我决定将这本书付印出版,并写下这些话作为序言。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愚伯兴祚题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你的伯父兴祚题
     

     

     

    图片版
    古文观止序

    吴兴祚(清代)

    吴兴祚(1632年~1698年),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州山,主要成就为防卫福建,助平台湾。《清史稿》:①吴兴祚为政持大体,除烦苛,卒后远近戴之。历官之地,并籥

    吴兴祚相关作品
    古文观止序-吴兴祚(清代)

      余束发就学时,辄喜读古人书传。每纵观大意,于源流得失之故,亦尝探其要领;若...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