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题记:
这首词作于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六月(一说这首词作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或道光二十年(1840年))。经世致用,原是龚自珍青年时期即深怀的抱负,他的外祖父段玉裁也时以“努力为名儒,为名臣,勿愿为名士”戒教之。然而时代却无情地偏偏要陷其于至多只能做“名士”的境地,龚自珍是慨然而愤懑了。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首先来自人才选拔的科举制给予他的刺激。自幼即博通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1810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个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严峻的现实使敏锐于思的年轻的龚自珍省悟到时世与人才之间无可调和的冲突。这首《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这样的心境中。
漠漠春芜春不住。
尽管废园之中,一丛丛的野草在春天里生机盎然,却也不能把春光留住。
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那野藤荆棘侵占了路径,妨碍着行人的步履。
偏是无情偏解舞。
不懂得性情的柳絮偏偏在随风起舞。
濛濛扑面皆飞絮。
密集地,轻轻地拂落在人们的脸面上。
绣院深沉谁是主。
谁是这华美宽大庭院的主人?
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一朵孤单却明艳的鲜花正在墙角里盛开。
莫怨无人来折取。
可不要怨无人来摘取它。
花开不合阳春暮。
因为它开在春暮,可真不是时候啊!
①鹊踏枝:词牌名。即“蝶恋花”,又名“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②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漠漠:广漠无边的样子。春芜:春草碧绿貌。春不住:春去了。
③碍却:妨碍。
④蒙蒙:一作“濛濛”,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此处指飞絮漫天飞舞。
⑤绣院:指有花木的院子。
⑥明:指花开的耀眼。如许:这样。
⑦不合:不该。阳春:温暖的春天。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
鹊踏枝(鹊踏枝)一般指蝶恋花(词牌名称)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
其八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其八...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