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狼三则·其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蒲松龄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 纠错评论
文字版
狼三则·其二
清代-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三则·其二》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光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了两匹狼,它们紧紧地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
      屠户感到害怕,就把骨头扔给狼。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匹狼得到骨头后停了下来,但另一匹狼仍然紧跟不舍。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扔了一次骨头,后面那匹狼停下来了,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追了上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匹狼依然像之前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陷入了困境,担心前后会遭到狼的夹击。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他看到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主人在那里堆了很多柴草,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赶紧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见状不敢靠近,只是瞪着眼睛盯着屠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则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一长,这只狼似乎闭上了眼睛,神情显得十分悠闲。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向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这匹狼杀死了。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他正准备离开时,回头一看,发现另一匹狼正在柴草堆后面打洞,打算从洞里钻过去,从背后攻击他。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了一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匹狼。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时他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其实是用这种方式来迷惑他。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真是狡猾啊,但没过多久,两匹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那些诡计能有多少呢?
    止增笑耳。
    只不过是给人增添笑料罢了。

    注释

    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蒲松龄(一六四〇~一七一五),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屠〕屠户。
    〔止〕仅,只。
    〔缀(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从〕跟从。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窘(jiǒng)〕处境困迫,为难。
    〔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
    〔顾〕看,视。
    〔积薪〕堆积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弛〕解除,卸下。
    〔眈(dān)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少(shǎ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时间长了。
    〔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暴〕突然。 
    〔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尻(kāo)〕屁股。
    〔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黠(xiá)〕狡猾。
    〔顷刻〕一会儿。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图片版
      狼三则·其二

      蒲松龄(清代)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蒲松龄相关作品
      狼三则·其二-蒲松龄(清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

      山市-蒲松龄(清代)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

      狼三则·其一-蒲松龄(清代)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

      地震-蒲松龄(清代)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

      促织-蒲松龄(清代)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