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陈维崧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清代-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题记:

康熙七年(1668年),正值文字狱盛行之日,作者自北京南游开封、洛阳,此词可能是途中所作,且与《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同时作。作者行至易水和豫让桥,这一年他四十四岁,想起当年荆轲、高渐雕的燕赵悲歌之事,尚为诸生,潦倒名场,壮志未酬,慷慨怀古,写下此词。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秋风就像凌厉凄冷的并刀,一派令人酸目的狂风,席卷呼啸而来声如怒涛。
    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荆州一带少年们并马驰骋,长得粗犷豪放,躺卧栎林,醉后弯弓射击大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微微醉意中回忆着荆轲高渐离,燕赵之地至今悲歌未消。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回忆往昔而今仍觉易水凄寒,今天我又慷慨豪迈地跨过豫让桥。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邢州〕今河北邢台。古时属的燕赵地区。
    〔并(bīng)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
    〔一派〕一片。
    〔酸风〕北风;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
    〔三河年少客〕指好气任侠之辈。
    〔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古属燕赵之地。
    〔皂栎(lì)林〕栎,树名,产于北方。杜甫《壮游》“呼鹰皂栎林”。
    〔注〕地在齐地。
    〔荆高〕荆指荆轲。高指高渐离,此代指行侠仗义的刺客。
    〔燕赵悲歌〕指荆高送别事。
    〔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易水〕河名,在河北易县附近。
    〔豫让桥〕即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不存。

      图片版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清代)

      暂无

      南乡子(词牌名)

      南乡子,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该词有单调、双调。单调者始于欧阳炯词,双调者始于冯延巳词。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双调多为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
      陈维崧相关作品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陈维崧(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

      醉落魄·咏鹰-陈维崧(清代)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

      将归留别练塘诸子-陈维崧(清代)

      游子衣边雪,慈亲地下心。 都将苴杖泪,并作苦寒吟。 此意复谁识,当歌难自禁。 ...

      金浮图.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陈维崧(清代)

        为君诉。今年东作。满目西畴,尽成北渚。雨翻盆、势欲浮村去。香稻波飘,都作沈...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