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秣陵》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屈大均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秣陵
清代-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题记:

此诗是诗人于明朝灭亡后所作,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南京为六朝古都,明朝建国初期以及南明小朝廷,亦均以南京为都。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清兵在此地掳掠烧杀。十几年后诗人北游,寓居南京,有感于六朝走马灯般地灭亡,遂通过怀古,以抒写对明朝及南明亡国的慨叹。

    《秣陵》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牛头山双峰对峙,犹如皇宫前两旁的天阙。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钟山龙蟠虎踞,环抱着帝王之宅,六朝的短暂繁华,如今已化为一片片春草,一堆堆落花。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这里已很少能找到往日显赫的豪门大族,而《玉树后庭花》也早已曲终人杳。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为什么亡国之恨,全让这大江东边的秣陵占尽了呢?

    注释

    1.秣陵:即今之南京市。秦始皇及东晋时称秣陵。

    2.牛首:即牛首山。在南京南,山有二峰,东西对峙,似皇官前两侧的阙楼,名双阙,又称天阙。

    3.龙岗:龙冈即钟山。《六朝事迹》:“诸葛亮论金陵地形云:“钟卓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4.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均建都于南京,后人统称之为"六朝"。六朝时战乱频仍,兴亡迅速。这句诗从围棋残局的不可收拾,表示作者对南明弘光朝灭亡的感慨。

    5.万井:形容都会中户口多。符载《五福楼记》:"二江东注,万井如画。"春草、落花,表示城市残破。

    6.乌衣:东晋以及南朝时聚居于南京乌衣巷的王谢诸名门大族。《六朝事迹》:“乌衣巷,王导、纪瞻宅皆在此。”这里借指明代的遗民。

    7.玉树:玉树:即《玉树后庭花》曲。《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8.大江:长江。


      图片版
      秣陵

      屈大均(明末清初)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

      屈大均相关作品
      云州秋望-屈大均(清代)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

      秣陵-屈大均(清代)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

      鲁连台-屈大均(清代)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

      壬戌清明作-屈大均(清代)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

      登罗浮绝顶奉同蒋王二大夫作-屈大均(清代)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开辟。 山气日汹涌,随风洒精液。 触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