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云州秋望》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屈大均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云州秋望
清代-屈大均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题记:

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携妻王华姜北出雁门,来到云州。诗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联络,毫无结果,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稍衰。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激起了昂扬的诗情,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

    《云州秋望》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塞外空旷荒凉风光很少,只剩黄羊游动白草也衰,觱篥一声声不断地吹,思乡的游人听着心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爱国苏武万人敬慕,远寻祠庙永不忘怀,投敌李陵卑鄙可恨,无人乐意上他的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群鹰展翅在天空飞翔,搏击生风把云雾拨开,万马奔腾在原野上,白云飘忽伴着随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长城自古防灾祸,柳树万株城前栽,一夜凉风萧萧刮起,落叶铺满龙堆地带。

    注释


    云州:唐置,曾一度改称云中郡,故治在今山西大同。
    白草:草名。生长在西北地区。
    黄羊:哺乳动物,毛黄白色,有光泽,角短而稍弯,尾短,四肢细,生活在草原和半沙漠地带。肉味鲜美,毛皮可做衣服。
    觱篥(bì lì):汉代传自西域的一种管乐器。
    苏武: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劝降不允,徙北海,持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留匈奴十九年,及还,须发全白。归国后,任典属国。
    李陵:李广之孙。武帝时奉命出击匈奴,兵败投降。燕然山有李陵台。
    鹰击:《左传》文公十八年,鲁大夫季文子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鹳之逐鸟雀也。”暗用此典故,这里有驱逐入侵者的意思。
    关:指雁门关。
    龙堆:白龙堆,即天山南路的沙漠地带。这里泛指塞外辽远地区。

      图片版
      云州秋望

      屈大均(明末清初)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

      屈大均相关作品
      云州秋望-屈大均(清代)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

      秣陵-屈大均(清代)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

      鲁连台-屈大均(清代)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

      壬戌清明作-屈大均(清代)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

      登罗浮绝顶奉同蒋王二大夫作-屈大均(清代)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开辟。 山气日汹涌,随风洒精液。 触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