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宝箧镜喻》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百喻经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宝箧镜喻
南北朝-百喻经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至空旷处,值得一箧,满中珍宝。有一明镜,着珍宝上,以盖覆之。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我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瞋也。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所缠着,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诸功德,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着,谓是真实。于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弃于宝箧,着我见者,亦复如是。

    《宝箧镜喻》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
      从前有一个人,贫穷困乏,欠了人家许多债,无钱可以偿还,就逃走避债去了。
    至空旷处,值得一箧,满中珍宝。
    到了一处空旷的地方,遇见一只箱子,内中装满了珍宝。
    有一明镜,着珍宝上,以盖覆之。
    有一面明镜,放在珍宝上,用来盖覆这些东西。
    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
    贫人见了,心中异常地高兴,即刻就打开来,见到镜中有个人,不胜惊讶,且害怕起来,拱手说道:
    我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瞋也。
    我以为是空箧,一无所有的,不知有您在这箧中,请不要生气。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所缠着,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诸功德,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着,谓是真实。
      世间的人也是这样,受着无量烦恼的穷迫困扰,又受着生死魔王债主的缠着,想要逃避生死,就进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种种功德,恰如遇见宝箧一般,受到对身体持真实之我的见解这面镜子的惑乱,错误地以为有真实的我,即刻就封闭起来,与善法无缘了。
    于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于是堕落,失掉了种种功德,心体寂静、止于一境的道法的品类,出离了烦恼的种种善法,历经三乘由菩提之道证得涅槃之果,所有这一切都失却了。
    如彼愚人,弃于宝箧,着我见者,亦复如是。
    像那愚人一样,弃离了宝箧,执着于真实之我的见解的人,也是这样。

    图片版
    宝箧镜喻

    百喻经(南北朝)

    暂无
    百喻经相关作品
    愚人食盐-僧伽斯那(南北朝)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

    以梨打头破喻-百喻经(南北朝)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

    愚人集牛乳喻-百喻经(南北朝)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

    认人为兄喻-百喻经(南北朝)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

    三重楼喻-百喻经(南北朝)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馀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