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世美堂后记》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归有光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世美堂后记
明代-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馀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扁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有所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世美堂后记》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
      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的后代。
    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馀姚。
    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馀姚。
    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
    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路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在昆山的南戴,因此,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南戴王氏。
    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
    王翁他老人家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亲家。
    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扁曰“世美”。
    到成化初年,他们家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提了“世美”二字。
    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四明山的杨守阯太史为他写作了《世美堂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
      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卖掉。
    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
    我正在堂中读书,我妻子说:“
    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坏的悲哀。”
    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我听后,本来觉得很伤感,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
    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
    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
    五六年,始尽雠其直。
    过了五六年,才把那些钱还完。
    安亭俗呰窳而田恶。
    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
    开始时,县里的人都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在笑他。
    余于家事,未尝訾省。
    我对于家中的财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
    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
    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
    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
    每年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己才敢尝。
    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
    当丰收了大小麦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制品给公婆,自己才敢用它做菜。
    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
    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吃和住的。
    有遘悯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
    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因为我喜爱读书,那时旧时的书香人家有零散的书籍,她就让邻里的老妇人求借,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
      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了十天的路才到家。
    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
    那个时候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
    余谓:“
    我说:“
    得无有所恨耶?”
    难道没有遗憾呢?”
    曰:“
    她说:“
    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我正想和你一起去鹿门山采药隐居,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
    长沙的张文隐公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我的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
    世无知君者矣!
    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
    然张公负君耳!”
    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
    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了,是在张文隐公去世后的第二年。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
      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了掠夺,然而我的房子却没有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
    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
    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
    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
    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有离开。
    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
    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
    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念我的女儿啊!”
    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我退下后,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

    图片版
    世美堂后记

    归有光(明代)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

    归有光相关作品
    项脊轩志-归有光(明代)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

    世美堂后记-归有光(明代)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馀姚。元至顺间,...

    张自新传-归有光(明代)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

    沧浪亭记-归有光(明代)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

    吴山图记-归有光(明代)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