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针灸大成·卷三·行针总要歌》的原文打印版(杨继洲)
原文/译文
文字版
针灸大成·卷三·行针总要歌
明代-杨继洲
  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
  身体心胸或是短,身体心胸或是长,求穴看纹还有理,医工此理要推详。
  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
  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
  大饥大饱宜避忌,大风大雨亦须容,饥伤荣气饱伤腑,更看人神俱避之。
  妙针之法世间稀,多少医工不得知,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
  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见病行针须仔细,必明升降合开时,
  邪入五脏须早遏,祟侵六脉浪翻飞,乌乌稷稷空中堕,静意冥冥起发机。
  先补真阳元气足,次泻余邪九度嘘,同身逐穴歌中取,捷法昭然径不迷。
  百会三阳顶之中,五会天满名相同,前顶之上寸五取,百病能祛理中风,
  灸后火燥冲双目,四畔刺血令宣通,井泉要洗原针穴,针刺无如灸有功。
  前顶寸五三阳前,甄权曾云一寸言,棱针出血头风愈,盐油楷根病自痊。
  顖会顶前寸五深,八岁儿童不可针,囟门未合那堪灸,二者须当记在心。
  上星会前一寸斟,神庭星前发际寻,诸风灸庭为最妙,庭星宜灸不宜针。
  印堂穴并两眉攒,素髎面正鼻柱端,动脉之中定禁灸,若燃此穴鼻鼾酸。
  水沟鼻下名人中,兑端张口上唇宫,龈交二龈中间取,承浆下唇宛内踪。
  炷艾分半悬浆灸,大则阳明脉不隆,廉泉宛上定结喉,一名舌本立重楼,
  同身捷法须当记,他日声名播九州岛岛。
    《针灸大成·卷三·行针总要歌》全文注音拼音版

    杨继洲(明代)

    暂无
    杨继洲相关作品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正在努力补充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