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龙出辽海,为风涛漱击,形如巨浪跳蹴,遍体多著波纹,常开平王得之辽东,辇至京。开平第毁,谓木龙炭矣。及发瓦砾,见木龙埋入地数尺,火不及,惊异之,遂呼为龙。不知何缘出易于市,先君子以犀觥十七只售之,进鲁献王,误书“木龙”犯讳,峻辞之,遂留长史署中。先君子弃世,余载归,传为世宝。
丁丑诗社,恳名公人赐之名,并赋小言咏之。周墨农字以“木犹龙”,倪鸿宝字以“木寓龙”,祁世培字以“海槎”,王士美字以“槎浪”,张毅儒字以“陆槎”,诗遂盈帙。木龙体肥痴,重千余斤,自辽之京、之兖、之济,由陆。济之杭,由水。杭之江、之萧山、之山阴、之余舍,水陆错。前后费至百金,所易价不与焉。呜呼,木龙可谓遇矣!
余磨其龙脑尺木,勒铭志之,曰:“夜壑风雷,骞槎化石;海立山崩,烟云灭没;谓有龙焉,呼之或出。”又曰:“扰龙张子,尺木书铭;何以似之?秋涛夏云。”
木龙出辽海,为风涛漱击,形如巨浪跳蹴,遍体多著波纹,常开平王得之辽东,辇至京。
木龙出自辽海,经历了风浪的冲击,它的形状就像巨浪跳跃的样子,全身附着许多波纹,开平王常遇春在辽东得到它,并用专车把它运到京城。
开平第毁,谓木龙炭矣。
后来开平王府遭遇火灾,大家都认为木龙也被焚毁成为焦炭了。
及发瓦砾,见木龙埋入地数尺,火不及,惊异之,遂呼为龙。
等到扒开瓦砾,发现木龙埋在地下几尺深,火没有烧到它,大家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于是就把它称作“龙”。
不知何缘出易于市,先君子以犀觥十七只售之,进鲁献王,误书“木龙”犯讳,峻辞之,遂留长史署中。
不知道什么缘故木龙后来被拿到集市上兜售,家父用十七只犀角酒杯买到了它,意欲进献给鲁宪王,因为进献的章表上误写了“木龙”二字,犯了忌讳,被鲁王严词拒绝,于是它就留在了父亲的长史官署中。
先君子弃世,余载归,传为世宝。
父亲去世后,我把它运回家中,当作传世之宝。
丁丑诗社,恳名公人赐之名,并赋小言咏之。
丁丑年朋友们起诗社,我就请诗社里的名人给它起个名字,并赋短诗来歌咏它。
周墨农字以“木犹龙”,倪鸿宝字以“木寓龙”,祁世培字以“海槎”,王士美字以“槎浪”,张毅儒字以“陆槎”,诗遂盈帙。
周墨农起名为“木犹龙”,倪元璐起名为“木寓龙”,祁彪佳起名为“海槎”,王业洵起名为“槎浪”,张弘起名为“陆槎”,为它所赋的诗甚至将近一册。
木龙体肥痴,重千余斤,自辽之京、之兖、之济,由陆。
木龙体积庞大,重达一千多斤,从辽东到京城,到究州,到济州,走的是陆路。
济之杭,由水。
再从济州到杭州,走的是水路。
杭之江、之萧山、之山阴、之余舍,水陆错。
最后从杭州到江边,到萧山,到山阴,到我家,水路、陆路交错。
前后费至百金,所易价不与焉。
除去购买时的花费,前后所有花费有一百两银子。
呜呼,木龙可谓遇矣!
哎呀,木龙真是际遇难得啊!
余磨其龙脑尺木,勒铭志之,曰:“
我磨平木龙头上的尺木,刻上铭文:“
夜壑风雷,骞槎化石;
曲谷中风雷大作,好像张骞所乘的船化为巨石;
海立山崩,烟云灭没;
大海波涛卷立而起,高山震满崩塌,烟云在空中翻滚;
谓有龙焉,呼之或出。”
有人说有龙要出来了。”
又曰:“
又写道:“
扰龙张子,尺木书铭;
扰龙的张岱,在龙头的尺木上刻下铭文。
何以似之?
用什么来比拟这木龙呢?
秋涛夏云。”
秋天的波涛,夏天的云彩。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
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
天启壬戌间好斗鸡,设斗鸡社于龙山下,仿王勃《斗鸡檄》,檄同社。仲叔秦一生日...
“一尺雪”为芍药异种,余于兖州见之。花瓣纯白,无须萼,无檀心,无星星红紫,...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庚辰八...
日铸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欧阳永叔曰:“两浙之茶,日铸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