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金山夜戏》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张岱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金山夜戏
明末清初-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金山夜戏》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
      崇祯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经由镇江到兖州去。
    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
    这天下午三四点左右,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
    月光像从囊中倾泻出来似的,倒映于水中,江上波涛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气弥漫,好像把天幕都喷染成了白色。
    余大惊喜。
    我非常惊喜。
    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
    船经过金山寺时都已经二鼓天了。
    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
    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我喊小仆人把唱戏的戏服道具拿过来,在大殿中大张旗鼓地点上明亮的灯火,演唱韩蕲王金山以及长江大战等多个剧目的戏。
    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
    锣鼓声喧嚣嘈杂,整个金山寺的人都起来观看。
    有老僧以手背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有个老和尚用手背揩拭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声、欢笑声、打喷嚏声一起响起。
    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他们慢慢定晴望过来,想看看我们是哪里的人,因何事情于何时到了这里,可是都不敢发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剧目唱完后,天快要亮了,我们解开缆绳,渡江而去。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金山寺的僧人们都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图片版
    金山夜戏

    张岱(明末清初)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

    张岱相关作品
    陶庵梦忆·烟雨楼-张岱(明末清初)

      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

    陶庵梦忆·斗鸡社-张岱(明末清初)

      天启壬戌间好斗鸡,设斗鸡社于龙山下,仿王勃《斗鸡檄》,檄同社。仲叔秦一生日...

    陶庵梦忆·一尺雪-张岱(明末清初)

      “一尺雪”为芍药异种,余于兖州见之。花瓣纯白,无须萼,无檀心,无星星红紫,...

    陶庵梦忆·白洋湖-张岱(明末清初)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庚辰八...

    陶庵梦忆·兰雪茶-张岱(明末清初)

      日铸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欧阳永叔曰:“两浙之茶,日铸第...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