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彭天锡串戏》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张岱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彭天锡串戏
明末清初-张岱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一肚皮磊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余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彭天锡串戏》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
      彭天锡演戏,其演技的绝妙天下无人能比,他的每出部出自正宗师传,一腔一字不威意改动。
    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
    他曾经为学一出戏,请师傅到他家教戏,付给师传报酬数十金,他有很大的家业,为了学戏花费殆尽。
    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春天,他多半在西湖,曾经五次到绍兴,他列我家演戏五、六十场,他的技巧都没有表演完。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
    天锡多半扮演丑净行的角色,千古的奸雄佞臣,经过天锡用心去表现而更加狠毒,借天锡的表情去刻画而更加刁钻,经天锡的道白一描绘巧更加阴险。
    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
    设身处地地设想,恐怕纣的凶恶,也不如他表演的那么刻毒,那么淋漓尽致!
    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
    他一皱眉,一瞪眼,就表现出腹中有剑,笑里藏刀,心怀鬼胎,暗藏杀机,阴森可怕。
    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一肚皮磊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
    天锡见多识广,有一肚子诗书,一肚子山川,一肚子智谋,一肚子不平之气,无处表现,无地发泄,特别从他的戏曲表演中发泄出来。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
    我曾经看了一出好戏,恨不得使用丝织品把它包裏起来,让它流传后世;
    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
    我曾经把一出戏比作天上的一夜好月,比作火候正好的一杯好茶,只能供一时欣赏,其实是欣赏不够的。
    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余何!
    桓子野看到美丽的山水风光,便说,“奈何!
    奈何!”
    奈何!”
    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真是有无可奈何的感觉,难以言传。

    图片版
    彭天锡串戏

    张岱(明末清初)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

    张岱相关作品
    陶庵梦忆·烟雨楼-张岱(明末清初)

      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

    陶庵梦忆·斗鸡社-张岱(明末清初)

      天启壬戌间好斗鸡,设斗鸡社于龙山下,仿王勃《斗鸡檄》,檄同社。仲叔秦一生日...

    陶庵梦忆·一尺雪-张岱(明末清初)

      “一尺雪”为芍药异种,余于兖州见之。花瓣纯白,无须萼,无檀心,无星星红紫,...

    陶庵梦忆·白洋湖-张岱(明末清初)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庚辰八...

    陶庵梦忆·兰雪茶-张岱(明末清初)

      日铸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欧阳永叔曰:“两浙之茶,日铸第...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