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陶庵梦忆·卷五·柳敬亭说书》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张岱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陶庵梦忆·卷五·柳敬亭说书
明末清初-张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槃,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着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齚舌死也。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陶庵梦忆·卷五·柳敬亭说书》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槃,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
      南京有个柳麻子,人长得黑黑的,满脸的疤痕痘印,神态悠闲,体形像土木一样消瘦恬然。
    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
    柳麻子善于说书,一天说一次书,要价一两银子。
    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
    要在十天之前就要写给他送来请帖和定金,并约好时间,他还常常不得空闲。
    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
    南京当时有两个走红的人:
    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一是王月生,另一个就是柳麻子。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
    我听柳麻子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的说白,与小说文本出入很大。
    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
    他对人物场景的描写刻画,细致入微却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
    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
    声音洪亮如钟,说到关键处,叱咤叫喊的声音像汹涌的浪涛,把整个屋子都要冲破。
    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
    武松到店里打酒,店里一个人都没有,忽然他猛地大吼一声,店里空的缸和瓮都嗡嗡作响,振聋发聩。
    闲中着色,细微至此。
    平淡之处都如此绘声绘色,他说书的细微之至可以窥见一斑。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
    主人一定要屏住呼吸,安静地坐下来听他说书,他才开讲。
    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
    只要看见下面稍微有人窃窃私语,听书的人打呵欠、伸懒腰、脸上有疲倦之色的,他就不说,所以不能勉强他。
    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齚舌死也。
    每次到了三更半夜,他擦拭桌子,剔亮灯芯,用白瓷盏静静地喝茶,缓缓开口道来,他说话的快慢轻重,吞吐抑扬,都是十分合情合理,深入人物和场景的精髓之处,把这世上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听柳敬亭说书,恐怕他们都要惭愧地咬舌自尽了。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柳麻子相貌奇丑,但是他口齿伶俐,目光犀利,衣服干净舒爽,简直和王月生一样婉丽秀美,所以他们的行情正好相等,都受到人们的追捧。

    图片版
    陶庵梦忆·卷五·柳敬亭说书

    张岱(明末清初)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

    张岱相关作品
    陶庵梦忆·烟雨楼-张岱(明末清初)

      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

    陶庵梦忆·斗鸡社-张岱(明末清初)

      天启壬戌间好斗鸡,设斗鸡社于龙山下,仿王勃《斗鸡檄》,檄同社。仲叔秦一生日...

    陶庵梦忆·一尺雪-张岱(明末清初)

      “一尺雪”为芍药异种,余于兖州见之。花瓣纯白,无须萼,无檀心,无星星红紫,...

    陶庵梦忆·白洋湖-张岱(明末清初)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庚辰八...

    陶庵梦忆·兰雪茶-张岱(明末清初)

      日铸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欧阳永叔曰:“两浙之茶,日铸第...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