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题记: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解释见前二十六计注)。
〔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扎营或左边或右边,要依时情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按语】 治兵如治水:...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按...
【原典】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 敌害在内,...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