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的原文打印版三十六计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明代-三十六计

  【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按语】
  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有。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题记: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全文注音拼音版
    注释

    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
    〔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济”。既,已经;济,成功。
    〔本卦初九?《象》辞〕“曳其轮,义无咎也。”意为,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图片版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明代)

      暂无
      三十六计相关作品
      第二计·围魏救赵-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按语】   治兵如治水:...

      第一计·瞒天过海-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三计·借刀杀人-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按...

      第五计·趁火打劫-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   敌害在内,...

      第四计·以逸待劳-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