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的原文打印版三十六计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明代-三十六计

  【原典】
  类以诱之,击蒙也。
  【按语】
  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如:楚伐绞,军其南门,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勿捍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利。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
  

题记: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全文注音拼音版
    注释

    〔类以诱之〕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
    〔击蒙也〕语出《易经.蒙》如。参前“借尸还魂”计注释。击,撞击,打击。
    〔句意为〕诱惑敌人,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

      图片版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三十六计(明代)

      暂无
      三十六计相关作品
      第二计·围魏救赵-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按语】   治兵如治水:...

      第一计·瞒天过海-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三计·借刀杀人-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按...

      第五计·趁火打劫-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   敌害在内,...

      第四计·以逸待劳-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