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的原文打印版三十六计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明代-三十六计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按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

题记:

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全文注音拼音版
    注释

    〔有用者,不可借〕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己用。
    〔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与句相对言之。即有些看上去无什用途的东西,往往有时我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名。本纷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说“蒙”。这是蒙卦卦象。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了。

      图片版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三十六计(明代)

      暂无
      三十六计相关作品
      第二计·围魏救赵-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按语】   治兵如治水:...

      第一计·瞒天过海-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三计·借刀杀人-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按...

      第五计·趁火打劫-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   敌害在内,...

      第四计·以逸待劳-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