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狴犴猛大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上当原情定罪。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为人解讼,谓之释纷;被人栽冤,谓之嫁祸。徒配曰城旦,遣戍是问军。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简;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粱肉,德教为先。
乌台定律,象魏悬书。惟忠信慈惠之师,有折狱致刑之实。失入宁失出,须当念及无辜;过义宁过仁,务必心存不忍。察五声而审克,应尔精详;讯三刺以简孚,宜乎谨慎。蒿满圜扉之宅,人怀天保初年;鹊巢大理之庭,世誉玄宗即位。赭衣满道,何其酷烈难堪;玄钺罗门,未免摧戕太甚。
门有沸汤之势,抚念不安;巢无完卵之存,扪心何忍。虽辟以止辟,还刑期无刑。《周礼》有三宥之词,千秋可法;虞廷有肆赦之典,万古常称。蝇集笔端,识赦书之已就;鸟啼宵夜,知恩诏之将颁。无赦而刑必平,文中之论,夫岂全诬?多赦则民不敬,管子之言,亦非尽谬。孔明治蜀,所以不行;吴汉临终,于焉致嘱。
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世人遇到不平的事,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圣人却把无讼当做贵。
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
桁杨是断狱的用具,上有圣主,便见桁杨雨润;
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
肺石为伸冤而立,下无冤民,便见肺石风清。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有识之人,就是居在牢狱,也看似福堂,上古之世,就是画一地圈,也当做监狱。
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
双方兴讼,说是“鼠牙雀角”之争;
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罪人诉冤,竟有“抢地吁天”的惨。
狴犴猛大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
狴犴形状猛大,生性善守,所以狱门画狴犴之形;
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棘木外面多刺,里面很直,所以听讼在棘木之下。
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
乡亭拘人的,叫做岸,官府拘人的,叫做狱,有了这种拘押所,谁敢作奸犯法;
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上当原情定罪。
已经死去的,不可再生,已经断绝的,不可再续,所以位居人上的,理该量情定罪。
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
囹圄是周朝的监狱,羑里是商朝的监牢。
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
脚镣手铐,叫做桎梏,这是拘罪人的刑具;
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
黑索拘囚,叫做缧绁,岂无受冤枉的贤人?
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
双方相持不下,叫做“鹬蚌相争”;
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无故被人牵累,叫做“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
来俊臣请周兴入瓮,由他自作是孽;
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
夏禹见罪人下车,这是极怜小民。
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
欢喜打官司,叫做健讼,牵累多数人,叫做株连。
为人解讼,谓之释纷;
调和讼事,叫做“解纷”;
被人栽冤,谓之嫁祸。
使人冤枉,叫做“嫁祸”。
徒配曰城旦,遣戍是问军。
有罪罚作苦工,叫做城旦,有罪发配远地,叫做“问军”。
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
三尺是朝廷所立的法,三木是罪人所受的刑。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古代的五刑,是黥面割鼻刖足宫刑死刑;
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
后世的律例,是笞刑杖刑死刑徒刑流刑。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上古时削木做吏,能使犯人服罪,像这样的风俗,现在没有了;
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唐太宗所放的囚犯,竟如期归狱,像这样的诚信,确是可嘉。
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简;
何易能使民息讼,民间“有花落讼庭闲,草生令圄静”的歌;
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
卢奂能使吏不食,民间有“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的歌。
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
刑罚是治乱的药石。
兴平之粱肉,德教为先。
德教是兴平的粱肉。
乌台定律,象魏悬书。
御史号称乌台,是主律令的;
惟忠信慈惠之师,有折狱致刑之实。
阙门叫做象魏,是发教令的,忠信慈惠,做官的该当这样,狱定刑,执法的应据实情。
失入宁失出,须当念及无辜;
无罪的人不当杀,所以失入还是失出;
过义宁过仁,务必心存不忍。
不忍的心该当有,所以过义还是过仁。
察五声而审克,应尔精详;
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就叫做五声听讼,这是要尽详审的能力;
讯三刺以简孚,宜乎谨慎。
讯群臣讯吏讯万民,就叫做三刺断狱,这是要使案件核实而无疑。
蒿满圜扉之宅,人怀天保初年;
齐朝天保初年,大赦罪犯,于是狱门前铺满蓬蒿;
鹊巢大理之庭,世誉玄宗即位。
唐朝玄宗在位,民少犯法,于是大理庭筑有鹊巢。
赭衣满道,何其酷烈难堪;
赭衣是罪衣,罪人塞满路上,是多么的残酷!
玄钺罗门,未免摧戕太甚。
玄钺是凶器,玄钺罗列门前,不免杀戮过分。
门有沸汤之势,抚念不安;
权门的势焰,竟像煎滚的汤,扪心自问,应感不安;
巢无完卵之存,扪心何忍。
覆巢的下面,竟无完整的蛋,存心未免不忍。
虽辟以止辟,还刑期无刑。
虽然用杀的法子,本为止杀,还想用刑的意思,总望无刑。
《周礼》有三宥之词,千秋可法;
周朝对于罪人,有不议或过失或遗忘的,便宽宥了他,这叫做“三宥”,后世该当效法;
虞廷有肆赦之典,万古常称。
虞圣对于偶然差讽,出于无心而入于罪的,便赦了他,这叫做“肆赦”,后人常加称赞。
蝇集笔端,识赦书之已就;
笔端看见蝇躲,晓得赦文已经做成;
鸟啼宵夜,知恩诏之将颁。
夜半听见鸟啼,晓得恩诏就要宣布。
无赦而刑必平,文中之论,夫岂全诬?
王通说不用赦典,那刑罚一定很平息,这句话,岂是全差?
多赦则民不敬,管子之言,亦非尽谬。
管仲说颁了赦典,那人民便要不敬,这句话,也是有理。
孔明治蜀,所以不行;
所以孔明治蜀,不肯用赦;
吴汉临终,于焉致嘱。
吴汉临死,还嘱无赦。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为《幼学琼林》的编撰者。《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
男子禀乾之刚,女子配坤之顺。贤后称女中尧舜,烈女称女中丈夫。曰闺秀,曰淑媛...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灵辰。元日献君以《椒...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北...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