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净业寺观水记》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王心一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净业寺观水记
明代-王心一

  长安以水为奇遇,每坐对砚池盂水,与天光相映,便欲飞身溟海,一泝洪流。而净业寺在都城之北,面临清波,汪洋数十顷,两涯之间,几不辨牛马。而一望镜彻,直令人心一空。招提金碧,与林木森疏,时时吞吐水练上,即此便是方丈蓬丘。
  予厌苦尘污。一日,舍舆循涯而步,见有败荷如盖,馀香乘风来扑人鼻。忽木鱼响歇,隔林笙歌,隐隐出红楼中,觉耳根如洗。转视昔日从马驴间听传呼声,顿隔人天。已而穿萝寻径,复有小筑,自为洞天。四顾竹树,交加成帷,更为奇绝。予乘小酣,暂憩草裀。尔时欲有题记,觉我宁作我,不可更著名言。顷刻,西山落日,斜挂树杪,如轮如烛,返照水面矣。
  归来抱膝对砚池盂水,馀兴欲勃,便欣然神往,遂漫为追次其事。倘他日乞得冷曹,借吏隐闲身,再为觅句以志胜事,当不负此佳境也。

    《净业寺观水记》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长安以水为奇遇,每坐对砚池盂水,与天光相映,便欲飞身溟海,一泝洪流。
      长安城里能见到大的水城就算是奇遇,每当我坐下来面对家中砚池盆盂里的水,看到它被阳光映照,就想飞越大海,在洪流中逆流而上。
    而净业寺在都城之北,面临清波,汪洋数十顷,两涯之间,几不辨牛马。
    净业寺在都城的北面,面对一池清波,汪洋数十顷,两岸之间水面开阔无比,几乎分辨不出马和牛。
    而一望镜彻,直令人心一空。
    那水如镜子一般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全然忘记了尘世喧嚣。
    招提金碧,与林木森疏,时时吞吐水练上,即此便是方丈蓬丘。
    那金碧相间的僧舍,与周围的林木互相呼应,若隐若现,这就是太上真人所居之处了。
      予厌苦尘污。
      我厌恶京城俗务,深感痛苦。
    一日,舍舆循涯而步,见有败荷如盖,馀香乘风来扑人鼻。
    有一天,我舍弃车马沿着净业寺的湖水边步行,看见残荷仍然亭亭如盖,风送余香,送入鼻中。
    忽木鱼响歇,隔林笙歌,隐隐出红楼中,觉耳根如洗。
    忽然听到木鱼声时响时歇,隔着花木,红楼一角,隐隐约约传出动人的歌声,觉得耳中如清泉流过,一片洁净。
    转视昔日从马驴间听传呼声,顿隔人天。
    转而想到自己平时在官场出入,驴马嘶鸣,皂隶喝道,顿时觉得此刻与从前如隔天上人间两个世界。
    已而穿萝寻径,复有小筑,自为洞天。
    继而穿林披萝,曲径寻幽,又见到一座玲珑的小阁,自为洞天福地。
    四顾竹树,交加成帷,更为奇绝。
    向四面看(周围的)竹林和树木,交错环绕像帷幕一样,(这景象)更是奇妙之极。
    予乘小酣,暂憩草裀。
    乘着微醉,我暂时在草地上休息了一会儿。
    尔时欲有题记,觉我宁作我,不可更著名言。
    有时有想写一篇小记的想法,又感觉我自己写不出一篇更好的文章。
    顷刻,西山落日,斜挂树杪,如轮如烛,返照水面矣。
    不久,西山落日仿佛斜挂树梢,(那霞光)返照水面上,圆如轮盘,亮如烛火。
      归来抱膝对砚池盂水,馀兴欲勃,便欣然神往,遂漫为追次其事。
      回来后抱膝再次面对砚池盆盂里的水,余兴仍然很高,便欣欣然沉浸其中,就挥笔追记下游玩之事。
    倘他日乞得冷曹,借吏隐闲身,再为觅句以志胜事,当不负此佳境也。
    如果将来哪天能得一个清闲官职,借着官身做一个隐者,会再来此地寻觅佳句来记录美好的事情,必当不辜负这美妙的地方。
            

    图片版
    净业寺观水记

    王心一(明代)

    王心一(1572年——1645年),字纯甫,一作元绪,号玄珠,又号半禅野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寒素,曾艺事丹青,为陈焕入室弟子。

    王心

    王心一相关作品
    净业寺观水记-王心一(明代)

      长安以水为奇遇,每坐对砚池盂水,与天光相映,便欲飞身溟海,一泝洪流。而净业...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