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龙潭夜坐》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王守仁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龙潭夜坐
明代-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龙潭夜坐》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哪来夜花香气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隐者月出每独行,空山偶一传鸟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草鞋不怕露珠湿,松风偏爱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水边琢磨《猗兰操》,江南江北都是情。

    注释

    1、龙潭:这里指的是滁州的龙池、又称“柏子潭”、“柏子龙潭”。遗址在滁州的龙池街。

    2、幽人:幽隐之人。

    3、芒屦(jù):草鞋。

    4、葛(gé)衣:泛指夏季所穿的衣服。

    5、猗(yī)兰:即《猗兰操》,也称《幽兰操》,琴曲名。《乐府诗集》卷五八: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香兰云”。


      图片版
      龙潭夜坐

      王守仁(明代)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

      王守仁相关作品
      尊经阁记-王守仁(明代)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

      春晴-王守仁(明代)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

      瘗旅文-王守仁(明代)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王守仁(明代)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

      象祠记-王守仁(明代)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