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噫!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胡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莫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在大明正德四年秋天的某月初三,一个吏目从北京来到这里,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看到他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准备上任,路过龙场时,投宿在一家苗族人家里。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我透过篱笆看见了他,当时天色阴沉、细雨绵绵,想靠近他打听北方的消息,但没能实现。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第二天早上,我派人去探望,他已经离开了。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
接近中午的时候,有人从蜈蚣坡那边过来,说:“
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有个老人死在坡下,旁边有两个人哭得很伤心。”
予曰:“
我说:“
此必吏目死矣。
这肯定是那个吏目死了。
伤哉!”
真是可悲啊!”
薄暮,复有人来,云:“
到了晚上,又有人来说:“
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
坡下死了两个人,另一个人坐在旁边叹息。”
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
问清楚情况后,才知道他的儿子也死了。
明日,复有人来,云:“
第二天,又有人来报:“
见坡下积尸三焉。”
看到坡下有三具尸体。”
则其仆又死矣。
这样看来,他的仆人也死了。
呜呼伤哉!
唉,真让人难过啊!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
想到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中,无人认领,于是我带着两个童仆,拿着畚箕和铁锹,去埋葬他们,两个童仆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予曰:“
我对他们说:“
噫!
唉!
吾与尔犹彼也!”
我和你们,其实和他们一样啊。”
二童闵然涕下,请往。
两个童仆听了,怜悯地流下眼泪,愿意一起去。
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
于是我们在山脚下挖了三个坑,把他们埋了。
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然后我们供上一只鸡、三碗饭,一边叹息,一边流泪,向死者祭告道:
呜呼伤哉!
唉,悲伤啊!
繄何人?
你是什么人?
繄何人?
什么身份呢?
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
我是这龙场驿的驿丞,余姚的王守仁啊。
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乎来为兹山之鬼乎?
我们都生长在中原地区,我不知道你的家乡是哪个郡县,但为什么你要来做这座山上的孤魂呢?
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
古人不会轻易离开故乡,外出做官也不会超过千里。
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
我是因为被流放才来到这里的,这也是理所当然。
尔亦何辜乎?
而你又有什么罪过,非来这里不可呢?
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
听说你的官职只是个小小的吏目,薪俸不过五斗米,要是你带着妻子孩子自己种田,也能挣到这些粮食啊。
胡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
为什么要用这五斗米换走你堂堂七尺之躯呢?
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
又为什么还觉得不够,连你的儿子和仆人也搭进去了呢?
呜呼伤哉!
哎呀,真是太悲伤了!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
如果你真是为了贪恋这五斗米而来,那就应该高高兴兴地上路,为什么昨天我看见你皱着眉头、满脸愁容,似乎承受不了那沉重的忧虑呢?
夫冲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
一路上冒着雾气露水,攀爬悬崖峭壁,翻越万山峰顶,饥渴劳累,筋骨疲惫,再加上瘴气侵袭身体,忧郁折磨内心,难道还能避免一死吗?
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
我早就知道你必死无疑,但没想到会这么快,更没想到你的儿子和仆人也会紧跟着死去啊。
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这都是你自己招来的,还能怪谁呢?
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我只是可怜你们三具尸骨无处归依,才来埋葬你们,却因此引发了我无尽的感伤。
呜呼伤哉!
唉,悲痛啊!
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尔。
即使我不埋葬你们,那幽暗的山崖上狐狸成群,深谷里毒蛇粗如车轮,它们也会把你们吞进肚子里,不让你们长久暴露在外。
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
你已经没有知觉了,但我怎么能安心呢?
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自从我离开父母的家乡来到这里,已经三年了,经历了瘴疠的侵袭,却勉强保住了性命,主要是因为我从未有过一天忧愁的情绪。
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
今天忽然如此悲伤,是因为我为你想得太重,为自己想得太轻了。
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我不该再为你悲伤了!
吾为尔歌,尔听之。
我来为你唱歌,请你听着。
歌曰:
我唱道: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连绵的山峰高耸入云啊,飞鸟也无法通过。
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
怀念家乡的游子啊,不知东西南北为何方。
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
不知东西南北啊,头顶的苍天却是一样的。
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
地方虽然相隔遥远啊,都在四海环绕之中。
达观随寓兮,莫必予宫。
想得开的人儿到处都能安家,何必一定要守住那旧居呢?
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魂灵啊,魂灵啊,不要悲伤,不要惊恐!
又歌以慰之曰:
再唱一首歌来安慰你:
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
我与你都是离乡背井的苦命人啊,蛮人的语言一句也听不懂。
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
性命毫无指望啊,前程一片空虚,假如我也死在这地方啊,请带上你的儿子和仆人紧紧相随。
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
我们一起遨游嬉戏,其乐无穷,驾驭紫色虎啊,乘坐五彩龙,登上高处眺望故乡啊,放声长叹悲恸不已。
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悲兮!
假如我能有幸活着回去啊,你还有儿子和仆人陪伴身后,不必觉得孤单啊,也不必整天哀伤悲切。
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
路边累累枯冢啊,中原的游魂卧其中,与他们一起呼啸,一起从容漫步。
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餐风饮露啊,莫愁饥饿腹中空。
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
麋鹿早晨为伴啊,夜晚与猿猴同栖一洞。
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安心守分住在墓中啊,千万别变成厉鬼,在村寨间乱逞凶!
〔正德四年〕公元一五〇九年。正德,明武宗年号(一五〇六年~一五二一年)。
〔吏目〕官名,明朝在安抚招讨市舶盐课诸司诸衙及各州各千户所均有设置,是掌管官府文书的低级官吏。
〔觇〕察看。
〔薄〕逼近。
〔暴骨〕暴露在野外的尸骨。
〔畚锸〕畚箕铁锹。
〔闵然〕忧伤的样子。
〔洟〕鼻涕。
〔繄〕句首语气词。
〔驿丞〕官名,明朝设置,掌管邮传迎送之事。
〔余姚〕县名,今属浙江。
〔中土〕指中原地区。
〔窜逐〕放逐,这里指被贬谪。
〔蹙然〕忧愁的样子。
〔冲〕顶,冒。
〔扳〕通“攀”。
〔顿〕艰难。
〔瘴疠〕指南方山林间可致疾病的湿热之气。
〔遽〕突然,急促。
〔奄忽〕死亡。
〔虺〕毒蛇。
〔环海之中〕指中国。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是海。
〔达观随寓〕心胸开阔,到处为家。寓,指寄身之所。
〔骖〕一车三马或一车四马中两旁的两匹叫“骖”,这里用作动词。
〔紫彪〕紫色斑纹的虎。
〔文螭〕有花纹的蛟龙。
〔嘘唏〕哽咽。
〔厉〕恶鬼。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