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渡易水》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陈子龙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渡易水
明代-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题记: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诗人母丧服满,这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陈子龙由家乡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赴京途中过易水的时候,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于是援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渡易水》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发出愤懑、郁结的声音,燕赵这一带自古多义士,慷慨悲歌,意气难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

    注释


    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
    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
    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潺潺: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荆卿:即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行刺未成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图片版
      渡易水

      陈子龙(明代)

      暂无
      陈子龙相关作品
      渡易水-陈子龙(明代)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

      秋日杂感-陈子龙(明代)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陈子龙(明代)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

      山花子·春愁-陈子龙(明代)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

      小车行-陈子龙(明代)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出门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