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中庸·尚絅章》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礼记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中庸·尚絅章
两汉-礼记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中庸·尚絅章》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诗》曰:“
      《诗经》上说:“
    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
    内穿锦缎,外罩麻衣,”这是讨厌锦缎衣服的花纹太艳丽了。
    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
    因此,君子的道,暗淡无光,但日见彰显。
    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小人的道,鲜艳显著但日趋灭亡。
    君子之道:
    君子的道。
    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平淡但不令人厌恶,简约但文彩熠熠,温和但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知道教化是来自哪里,知道微弱的会变得显著,这样就可进入到圣人的德行行列中去了。
      《诗》云:“
      《诗经》上说:“
    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尽管潜藏隐匿在水下,仍然清晰可见。”
    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因此,君子内心省察自己而不感到内疚,无愧于心。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别人不及君子的原因,大概是君子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诗》云:“
      《诗经》上说:“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看你独自一人在室,应当无愧于神灵。”
    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所以,君子即使没有行动也能表现出他的恭敬态度,即使没有言谈也能表现出他的忠诚。
      《诗》曰:“
      《诗经》上说:“
    奏假无言,时靡有争。”
    默默祈祷,不再有争执。”
    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因此,君子不用赏赐,百姓就会受到勉励,不用发怒,百姓就会比看到铁钺还要畏惧。
      《诗》曰:“
      《诗经》上说:“
    不显惟德!
    让上天的德行大放光彩。
    百辟其刑之。”
    凡诸侯都来实行。”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因此,君子忠厚恭敬天下就会太平。
      《诗》云:“
      《诗经》上说:“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
    我怀念文王的美德,但不声张宣扬。”
    子曰:“
    孔子说:“
    声色之于以化民。
    用声张宣扬来感化百姓。
    末也。”
    这是最不根本的啊!”
      《诗》曰:“
      《诗经》上说:“
    德輶如毛。”
    德行犹如羽毛。”
    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但羽毛仍是可比的,“上天所承载的道,无声无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图片版
    中庸·尚絅章

    礼记(西汉)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

    礼记相关作品
    大学经文-礼记(西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

    礼记·大学-礼记(西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

    礼记·杂记下-礼记(西汉)

      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虽诸父昆弟...

    礼记·杂记上-礼记(西汉)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其輤有...

    中庸-礼记(西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