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炤炤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
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唯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逆顺还周,乍没乍起。理不可据,智不可恃。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悲夫!
悲啊!
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
士生不逢时,愧顾形影而独存。
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
经常抑制着欲望,使言行符合于礼,唯恐理想和行为,而不被人所知。
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
相信才高而时世乖背,将至死而长忧。
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
虽然有功绩表现而却不被显露,空有才能亦无法施展。
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
为何穷困与显达如此迷惑难解,诚然是美恶难以分辩。
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
社会暗昧,世道败坏殆尽,只能吞声委屈,志不得伸,秉公行事,彼我相同。
私于私者,自相悲兮。
私于一己,必然自相悲凄。
天道微哉,吁嗟阔兮;
天命幽深,邈远难测。
人理显然,相倾夺兮。
人心邪恶,相互倾轧。
好生恶死,才之鄙也;
好生恶死,才智鄙下。
好贵夷贱,哲之乱也。
好贵弃贱,理智昏乱。
炤炤洞达,胸中豁也;
显明通达,心胸宽广。
昏昏罔觉,内生毒也。
昏愦不悟,内生邪恶。
我之心矣,哲已能忖;
我的胸襟,有理智能揣度。
我之言矣,哲已能选。
我的言语,有理智能抉择。
没世无闻,古人唯耻;
没世功名不被人知,古人以此为耻。
朝闻夕死,孰云其否!
朝闻道而夕死,谁说这不对呢!
逆顺还周,乍没乍起。
吉凶往复,时没时起。
理不可据,智不可恃。
自然规律,变化莫测,道理和智慧,无法把握。
无造福先,无触祸始。
不致福先,不触祸端。
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顺应自然,与道同一。
。
〔不遇〕没有机遇,指没有机会施展才能和抱负。
〔生之不辰〕生不逢时。
〔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经常约束自己以回复和符合礼的要求,唯恐自己的志向和行为默默无闻。“惧志行而无闻”,另本作“惧志行之无闻”。
〔谅才韪(wěi)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相信自己才高而世道暴戾,要至死而勤勉不息。谅,信。才韪,才质美好。韪,美善。逮,到达。
〔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虽有形体而不得显扬名声,徒然有才能而不得施展。
〔穷达〕困窘和显达。
〔屈而不伸〕蒙受委屈,得不到伸张。
〔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大意是说,那些秉公处理公务的人,与我志同道合;那些以私情对待私党的人,我以为可悲。
〔天道微哉,吁(xū)嗟(juē)阔兮〕指天道幽深难知,旷远难见。吁嗟,感叹词。
〔倾夺〕指统治者互相倾轧争夺。
〔好贵夷贱,哲之乱也〕爱慕富贵,鄙夷贫贱,是理智的惑乱。哲,哲人,明智的人。
〔炤炤洞达,胸中豁也〕明辨事理清楚透彻,通晓领悟。炤(zhāo)炤,同“昭昭”,明亮的样子,这里意为明白。洞达,通达,透彻。豁,开阔明朗的样子,形容通晓领悟。
〔昏昏罔觉,内生毒也〕昏愦迷乱而不觉醒,是因内心受了毒害。昏昏,迷乱不明事理。罔,不没有。
〔我之言矣,哲已能选〕大意是说,我的心意如何,哲人自能揣度;我言论中的是非,哲人自能选择。哲,才智卓越的人。
〔没世无闻,古人唯耻〕终生默默无闻,古人以为耻。
《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没世,辞世。无闻,不为人知。
〔朝闻夕死〕早晨听到了道理,当天晚上死去,都可以。
〔否(pǐ)〕《周易》中的一卦,为“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这里是错的意思。
〔逆顺还周,乍没乍起〕背逆和顺遂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忽起忽落。逆顺,意指吉凶。还周,循环往复。还,通“环”。
〔理不可据,智不可恃〕意谓自然规律变化莫测,无法依据常理和智慧来把握。
〔无造福先,无触祸始〕认为祸福相互转化。造,往,到。
〔委之自然,终归一矣〕化用老庄“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委,随。一,指太一,即道,为万物之本源。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