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题记:
有一天,天气很好,太阳照在大地上,一只河蚌顺着河水上了岸,躺在沙滩上,张开两个蚌壳悠闲地晒着太阳。
这时,一只名鹬的水鸟从河边飞过。鹬鸟悄悄地落在河蚌附,轻轻地走到河蚌旁边,猛地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猛的捉住了甲壳内的蚌肉。
河蚌反应也很快,鹬鸟一咬住蚌肉,它就猛然合上蚌壳,紧紧夹住了鹬鸟的长嘴。
鹬鸟急了,赶紧甩动长嘴,想甩开河蚌。可是河蚌夹得很紧,根本甩不开。它们各自用力搏斗了一会儿,鹬鸟和河蚌谁也不肯相让,就这样僵持着。
双方争吵起来。鹬鸟威胁河 蚌说:"你若不张开甲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会被晒死在这里的, 我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
河蚌也不甘示弱地说: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您的嘴巴抽不出来,你就会在这里饿死和憋死在这河滩上,
就这样,鹬鸟和河 蚌谁也不肯让谁。时间一长,它们俩都累得筋疲力尽。
正在这时,一个老渔夫从河滩打鱼回家路过,就从沙滩上走过。看见鹬蚌相争的情景,渔夫觉得很有趣。他悄悄地走上前去,没有费多大力气, 把两个一起抓住,高兴地拿走了。
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
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
今者臣来,过易水。
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鹬曰:“
鹬说:“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
蚌亦谓鹬曰:“’
河蚌也对鹬说:“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
惠王曰:“
赵惠文王说:“
善。”
好吧。”
乃止。
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方:刚刚。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曝:晒。
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且:将要。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禽:通“擒”,捕捉。
恐:担心。
为:替,给。
原始诗句: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古韵平仄:仄仄仄通,平仄通通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通仄仄。 注:水『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仄通平通,平仄平通仄仄通平?“平仄平平,通仄仄。
原始诗句: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注:喙『十一队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原始诗句: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通仄,平仄通仄,仄仄仄仄! 注:蚌『三讲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原始诗句:’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古韵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通仄,平仄通仄,仄仄仄仄! 注:鹬『四质入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原始诗句:’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古韵平仄:?仄仄通仄通仄,平仄仄平通平平。 注:之『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仄通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古韵平仄:平仄仄仄通,通仄仄通平,仄仄仄仄,平仄通平平通平平仄。 注:也『二十一马上声』
今韵平仄:平仄通平通,通仄仄通平,仄仄仄仄,平仄通平平平平平仄。
原始诗句: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注:也『二十一马上声』
今韵平仄:仄仄通平平仄平仄!
原始诗句:”惠王曰:“善。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 注:善『十六铣上声』 注:善『十七霰去声』
今韵平仄:”仄通平?“仄。
原始诗句:”乃止。
古韵平仄:”仄仄。 注:止『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仄仄。
重复字体: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