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题记:
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丧夫新寡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一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此二诗,据说是相如弹琴歌唱的《凤求凰》歌辞。因《史记》未载此辞,到陈朝徐陵编《玉台新咏》始见收录,并加序说明,唐《艺文类聚》、宋《乐府诗集》等书亦收载,故近人或疑乃两汉琴工假托司马相如所作。琴歌一类作品,假托的现象确实很多,但又难以找到确切根据来证明。这方面的问题,只好存疑。
其一: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有位俊秀漂亮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难以忘怀。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我如果一天见不到她啊,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我就像高飞盘旋的凤鸟,在天下各处苦苦寻觅着凰鸟。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可惜那个娴静的美人啊,没有居住在我那东墙的附近。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衷切的情意。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什么时候可以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的相思之情?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望我的德行能与你相配,与你携手同在而成百年好合。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无法比翼偕飞的结果啊,令我沦陷於这情愁而欲丧亡。
其二: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凤鸟啊凤鸟啊回到了家乡,行踪无定游览天下寻求心中凰鸟。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未遇凰鸟之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之所感!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有美丽娴静的女子在居室,居处虽近人却远而残虐我的心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如何能做恩爱的交颈鸳鸯,使我这凤鸟与你这凰鸟一同翔游!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凰鸟啊凰鸟啊愿你我相依,共同哺育生子并永远做我的配偶。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情投意合而两心和睦谐顺,半夜与我互相追随又有谁能知晓?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展开双翼一起远走而高飞,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心悲伤。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