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颍亭留别》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元好问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颍亭留别
金末元初-元好问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题记:

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元好问由登封赴昆阳、阳翟(今河南禹州)。临行,友人在颍亭送行,元好问写下这首诗留别。

    《颍亭留别》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老朋友珍惜这临别的时节,到水边我停下回家的车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天地清朗拓开我远眺的目光,万物自然就像是与人亲如一家。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北风吹起,连下了三日大雪,造化神工,主宰着事物变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九大山郁葱葱高峻峥嵘,丝毫也不受那欺凌践踏;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颍水上清波淡淡而起,洁白的鸥乌悠悠而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想着回家的游人呵,自然是心绪焦急,事物固有的情态呵,却本是悠游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临别时举杯痛饮,徒然地辜负吟啸之心,前路的滚滚黄尘,真足以让人悲慨叹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回头遥看呵亭中的友人,只见那一片平林恬澹如画。

    注释

    重:珍重,珍惜。分携:分手,离别。

    乾坤:本为《易经》中的两个卦名,乾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故以乾坤称天地。清眺:谓视野开阔,眺望时眼目清爽辽远。

    相借:相凭借,相依靠。

    太素:古代指构成天地万物的物质,这里指大自然。秉:掌握,主持。元化:天地间万物的发展变化。

    九山:九座大山;指河南省西部的辗辕山、颍谷山、告成山、少室山、大箕山、大陉山、大熊山、大茂山、具茨山。峥嵘:山势高峻的样子。

    了(liǎo):完全,一点儿也。陵跨:欺侮,践踏。

    淡淡:水波动荡的样子。

    白鸟:指鸥、鹭等白羽水鸟。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9.怀:怀想,心想。

    物态:事物的存在形态,这里指事物的固有规律。

    壶觞(shāng):酒壶酒杯,这里意为举杯饮酒。吟啸:吟诗歌啸。古人常用吟啸来表示悠然自乐的意思。

    尘土:路途的尘土,这里也用来指代尘世的劳碌奔波生活。悲咤:悲凉慨叹。咤,叹息声。

    亭中人:指前来颍亭送行的李治、张肃、王元亮等人。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澹:安静的样子。

      图片版
      颍亭留别

      元好问(金末元初)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

      元好问相关作品
      后庭花破子-元好问(金末元初)

        玉树后庭前,瑶华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花和月,大家长少...

      永宁南原秋望-元好问(金末元初)

      浩浩西风入敝衣,茫茫野色动清悲。 洗开尘涨雨才定,老尽物华秋不知。 烽火苦教乡...

      秋怀-元好问(金末元初)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元好问(金朝)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

      【中吕】喜春来·春宴-元好问(金朝)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梅残玉靥...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