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实夫拜虎》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八德须知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实夫拜虎
清末明初-八德须知

  明包实夫,事亲尽孝。明经力学。馆于太常里。岁暮归省。途遇一虎,衔其衣,入林中,释而蹲。实夫拜请曰:“将啖我耶?命也。奚憾!吾有父母年七十余,能容我毕养。吾苟存,终还汝啖。”虎即舍去。后人名其地为拜虎冈。
  孝既无灾不可辟,更无物不可格。不论禽兽鳞虫,草木花果,一切有情无情,均可由一片肫诚,有求必应,无感不通。物类至于虎,凶暴已甚。而历代孝子免于虎者,指不胜屈。于戏,奇矣!

    《实夫拜虎》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明包实夫,事亲尽孝。
      明朝的包实夫,侍奉父母极其孝顺。
    明经力学。
    精通经学,努力学习。
    馆于太常里。
    在太常里教书。
    岁暮归省。
    年底回家探亲。
    途遇一虎,衔其衣,入林中,释而蹲。
    路上遇到一只老虎,叼着他的衣服,进入树林,放下他后蹲着。
    实夫拜请曰:“
    包实夫拜请道:“
    将啖我耶?
    你要吃我吗?
    命也。
    这是我的命。
    奚憾!
    有什么遗憾!
    吾有父母年七十余,能容我毕养。
    我有父母七十多岁,希望你能让我完成对他们的赡养。
    吾苟存,终还汝啖。”
    如果我活下来,最终会回来让你吃。”
    虎即舍去。
    老虎就放了他离开了。
    后人名其地为拜虎冈。
    后人称那个地方为拜虎冈。
      孝既无灾不可辟,更无物不可格。
      孝道既然没有灾难不能避免,更没有事物不能感化。
    不论禽兽鳞虫,草木花果,一切有情无情,均可由一片肫诚,有求必应,无感不通。
    不论是禽兽、鳞虫、草木、花果,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可以通过一片真诚,有求必应,没有感应不通的。
    物类至于虎,凶暴已甚。
    动物类到老虎,凶暴到了极点。
    而历代孝子免于虎者,指不胜屈。
    而历代孝子免于老虎之害的,数不胜数。
    于戏,奇矣!
    哎呀,真是奇妙啊!

    图片版
    实夫拜虎

    八德须知(清末明初)

    暂无
    八德须知相关作品
    实夫拜虎-八德须知(清末明初)

      明包实夫,事亲尽孝。明经力学。馆于太常里。岁暮归省。途遇一虎,衔其衣,入林...

    李忠辟震-八德须知(清末明初)

      元李忠,晋宁人。幼孤,事母至孝。大德七年八月,地大震。郇保山移,所过居民庐...

    庭坚涤秽-八德须知(清末明初)

      宋黄庭坚,字鲁直,一字山谷,又号双井老人,洪州分宁人也。元佑中,为太史。性...

    寿昌弃官-八德须知(清末明初)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寿昌屡求...

    王祥剖冰-八德须知(清末明初)

      晋王祥,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祥奉命愈谨。母嗜生鱼,时冰冻。祥解衣...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